网站首页| 食品新闻| 美食推荐| 热点新闻| 深度观点| 食品辟谣| 农业消息| 金融财经| 健康养身| 企业品牌| 地方食品| 保健食品| 综合新闻 | 国际新闻
> 综合新闻 > 正文

春分时节各地农民朋友忙些啥?重点农活有哪些?

2020-03-23 08:58:40        来源: 新华网

3月20日是春分。天气回暖、春意融融,农民开始了一年里第一个大忙时节——春耕。

中国这么大,气候物候、地形地貌千差万别,春分时节各地农民朋友忙些啥?重点农活有哪些?

小麦:夏粮的绝对主力

冬小麦就是头一年秋冬季播种、来年春夏之交收获的小麦,也是黄淮海平原的主要粮食作物。经过一冬休眠的小麦,此时在阳光雨露“激活”下进入拔节期,正是需要农民锄草、施肥、灌溉的时候。所以,这里的农民有句俗话:“春分麦起身,一刻值千金”。

从这时起到大概100天后收获的期间,农民要随时应对“倒春寒”“连阴雨”“干热风”“烂场雨”等灾害性天气,还要灭菌、杀虫、抗倒伏……真就是一刻也不得闲了。

小麦虽然是我国第三大谷物,但却是北方人餐桌上最重要的口粮。小麦分春小麦和冬小麦,冬小麦产量占小麦总产量95%左右,最主要的种植区域就在黄淮海平原,而春小麦仅仅在长城以北地区有少量种植。

除了黄淮海平原是冬小麦主产区外,江淮和西南地区也有相当数量的种植面积。湖北北部、河南南部、江苏中部、陕西南部等地,以及四川重庆的盆地、丘陵、河谷,农民也往往种植冬小麦。春分时,西南的小麦甚至比黄淮海平原的小麦还要长得快、已进入灌浆期。

虽然夏粮只约占全年粮食产量四分之一,但由于接下来早稻和秋粮生长期短,一旦有重大自然灾害影响,做工作的回旋余地很小。所以,冬小麦能不能丰收对稳定全年粮食安全形势很重要。

水稻:中国第一大口粮

大致有六成中国人以大米为最主要口粮,长江以南的人们普遍以大米为主食,这其实反映的就是粮食生产格局中的又一大板块:水稻。

由于中国是水稻的原生地,历经数千年繁衍扩种,人们已经把水稻种到了除青海外的几乎所有省份。但要说传统种植区域,当然是鄱阳湖、洞庭湖“两湖”一带,以及广东、广西等华南地区。“湖广熟、天下足”即是此意。

春分时如果你到江南来,却很难看到成片的水稻——这里正是油菜花开的季节。过了清明节后江南各地的油菜籽相继成熟收获,这才会把土地让位给水稻。这种“油稻轮作”的种植方式是这个区域主要的耕作制度之一。

但是农民也没闲着:此时正是水稻育秧季。先育秧再机播是如今农民普遍采用的种植方式,育秧相比直播(就是直接撒种子)提高了产量,而用机械插秧、抛秧则大大提高了效率。

江南水稻可以一年两熟,华南的沿海平原一带甚至可以一年三熟。而在一年一熟的东北,如今也是重要的稻米产地。黑龙江水稻产量甚至超过湖南省,成了全国水稻生产“新科状元”。

此时的黑土地还未解冻,农民忙着清雪、“扣棚”(给日光温室铺塑料布)、整地、买农资、修机具,要把一整套农活干下来,到下个月中下旬才能开始育秧,等到冰雪消融时,稻秧才能移栽到大田。

餐桌上的春耕地图

“南米北面”是中国人的基本饮食格局。如今,小麦、水稻两大口粮自给率一直在98%以上,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。

粮食安全战略的重中之重是确保口粮绝对安全,但饭碗里除了主食还要有鱼有肉、有菜有蛋,饭后还要吃点水果喝点茶。如果你将视线投到餐桌会发现,家常一餐的食材来自天南海北——

海南、广西、四川等地的蔬菜、水果是北方春季传统青黄不接时的重要来源。

辽宁、河北、山东、甘肃等地的日光温室里,黄瓜、番茄等蔬菜早早挂了果。

以前很少种西瓜、葡萄的浙江等南方省份,农民忙着育苗、授粉、疏花疏果。

江南、华东、西南的山岭坡地上,茶农在浅耕追肥,春茶即将进入采收期。

南方的片片水网,随处可见农民在清理河塘、购买饲料、投放鱼虾蟹苗。

新疆等地的牧区进入春季转场和接羔育幼期,牧民备足草料确保万无一失。

春季还是家禽家畜补栏和防控疫病季节,养殖户忙着买猪崽、打疫苗。

……

为了人们餐桌上越来越丰富的食物,亿万农民在春天里正挥洒汗水,种下丰收的希望!

上一篇:吉林逐步恢复生产生活:分餐吃火锅 美味不打折
下一篇:最后一页